Search

【純真的外表,不人道的背後】

《純真年代》出自英國畫家約書亞·雷諾茲之手。他精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純真的外表,不人道的背後】

《純真年代》出自英國畫家約書亞·雷諾茲之手。他精於肖像畫,甚至因此獲英王喬治三世封為爵士。而這幅畫於1788年的作品,屬於18世紀的幻想畫,描繪一個穿白裙子的小女孩,深受大眾喜歡,根據英國國家美術館記錄,在1856至1893年期間至少出現323幅臨摹油畫作品。因為非常廣傳,被英國藝術史學家Martin Postle形容為「童年的商業面孔」(the commercial face of childhood)。

此畫所用顏料亦大有乾坤,有說雷諾茲當時從蘇格蘭藝術家史密斯(Charles Smith)手上獲得一份「印度黃」顏料,並用在《純真年代》上了。什麼是「印度黃」呢?其中一個說法是以從只吃芒果葉的牛所排出的尿液製成,經過明火煉漿,再過濾、乾燥、再壓實成顏料塊運到歐洲。最初由荷蘭畫家所用,後來再廣泛傳開。長期只被餵食芒果葉的牛體型消瘦,看起來非常不健康,而由這種不人道方法製作的顏料後來亦禁止在歐洲使用。當我們增加了對作品的認識,再看回作品,大家又會否別有一番感受呢?

另一方面,勇於嘗試新顏料的雷諾茲,他不少流傳至今的畫作都因此有頗嚴重的褪色問題。

作品資料:
1788年(或1785)年 英國 約書亞·雷諾茲(Joshua Reynolds)
《純真年代》(The Age of Innocence)
縱76.5cm,橫63.8cm
布面 油畫
英國泰特不列顛美術館藏

圖片來源:Wikimedia Commons

#有人物 #用筆記 #着墨彩 #記共鳴 #畫 #藝術品 #藝術 #文化 #繪畫 #歷史 #小孩 #顏料 #history #apaintingaday #child #paint #artlover #painter #hkinsta #instagood #hkig #artist #museum #paintings #britain #tateBritain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回憶是選擇; 是有意義的記憶。 記憶記住重要的事; 反映你是什麽人。 如果今天不好好記憶, 將來會有一片空白。 物件讓記憶看到見, 物件收藏記憶,又可以創造記憶......
View all posts